致TQ客戶 :
公司已於本月17號推出人民幣期貨代碼 , 代碼為CUS## (##為月份年份代碼 , 十月為CUSV2)
在圖表或自選頁輸入代碼便能觀看 ~
如有查詢可以電話或電郵給我 , 謝謝
RayNg
港交所今推人民幣期貨 首日成交合約415張
新浪財經訊 9月17日晚間消息 香港交易所今日推出全球首只交易所買賣的可交收人民幣期貨,首日成交為415張合約,相當於名義成交總額4150萬美元。港交所對成交情況表示滿意,交易科主管戴志堅稱今日的成交情況代表人民幣期貨交易有著一定的市場深度和買賣差價。
香港交易所(00388.HK)今日推出全球首只交易所買賣的可交收人民幣期貨,首日交易共有24家交易所參與者進行買賣,總成交量為415張合約,相當於名義成交總額41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2億元)。
交易共涉及7個合約月份,其中三個交投最為活躍的合約月份為2012年12月、2013年6月季2013年3月,合約成交量分別達到82張、80張及72張。港交所對今日的成交情況滿意,交易科主管戴志堅表示,今天對人民幣期貨來說是一個好的開始,成交情況代表相關交易有著一定的市場深度和買賣差價。
人民幣期貨並非新產品,在此之前,機構投資者便可通過銀行進行場外交易,以便進行炒賣或對沖。但相關交易門欄較高,並且在交易前還需要打電話詢問報價,一般散戶投資者無法涉及。而港交所這次推出的人民幣期貨是全球第一只場內的標准化合約產品,並設莊家制度,每張合約規模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3.2萬元),按金只需7930元人民幣,較低的按金水平使得散戶也能參與其中。
雖然港交所對人民幣期貨未來的發展十分有信心,並稱會研究其他貨幣兌人民幣的交易產品,如歐元及日圓等,待市場有相關要求時便進行發展,然而市場預計人民幣期貨的認購反應不會太過熱烈。有市場人士指出,投資人民幣期貨的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散戶傾向於買賣黃金和其他外匯,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的波幅不如澳元等其他貨幣,預計短時間內散戶的投資習慣較難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港交所上周剛宣布要推出人民幣期貨不久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便宣布也將推出離岸人民幣期貨合約,且推出的是3年期的合約,較港交所最長的1年期合約更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剛剛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收購中敗給港交所,這使得兩家交易所爭相推出人民幣期貨一事變得“火藥味十足”。
香港交易所(00388.HK)今日股價上升2.458%,收巿報120.9港元。
RayNg